分类目录 共计收录13033站; 资讯文章64392篇; 待审网站 2397站; 当月收录0站; 今日审核0站; 已收到82个打赏!
分类目录快审
软文外链发布
原创文章撰写
 
快审详情
首页 > 百科大全(vip2)

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(结草衔环的典故原文)

“结草衔环”是古代两个关于报恩的美丽传说。“结草”是把草结在一起,以绊倒敌人搭救恩人;“衔环”是嘴里衔着玉环。比喻受人恩惠,感恩图报,至死不忘。


一、结草的故事典故


结草的典故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,说的是春秋时期,晋国魏武子的儿子魏颗,为人明礼敦厚,任晋国将军之职。魏颗的父亲魏武子魏犨有一个爱妾,没有生子。武子每次出征时都嘱咐魏颗说:“我若死,一定要选良配嫁出她。”到了武子病危时又对魏颗说:“我死后一定要让她殉葬,使我在九泉之下有伴。”武子死后,魏颗将祖姬嫁出了,其弟责怪他未尊父亲临终之嘱,魏颗说:“人在病重的时候,神智是昏乱不清的,我嫁此女,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。”魏颗在父亲死后,依照父亲清醒时的嘱咐,把父亲的宠妾嫁了人,没有殉葬。这个宠妾一家对魏颗十分地感激,从此就把魏颗当做救命恩人来看待。

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,秦桓公出兵伐晋,派遣了威震当时的名将杜回带兵,大军在晋国辅氏(今陕西省辅邑县)扎营,准备会战,晋国面临重大威胁,就派魏颗将军出师对抗。双方交战,魏颗与杜回相遇,杜回不用车马,率惯战者数百人“下砍马足,上劈甲将”,神勇无敌,硬拼打不过,魏颗就想以计取之。后来魏颗在青草坡设下埋伏,将杜回诱至此地,双方展开大战,正在难分难解之际,杜回忽然一步一跌,魏颗突然见一老人“将青草一路挽结,以攀杜回之足”,杜回施展不开,摔倒在地,当场被魏颗所俘,魏颗遂大败秦师,这就是秦晋辅氏之战。

晋军获胜收兵后,当天夜里,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,老人说:你善嫁我女儿,我在九泉之下,感谢您活女之恩,今天结草以助,是为了替女儿报答你的大恩大德!将军当世世显荣,子孙贵为王侯,无忘吾言。魏颗因为活捉了秦国大将杜回,建了军功被晋国君主封于令狐(今山西临猗)。魏颗的后代以祖上封地为姓,称令狐氏。

宠妾的亡父为报答魏颗,在魏颗与秦国打仗时,结草把秦将杜回绊倒,使秦军大败。后来就用“结草”表示报恩。


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(结草衔环的典故原文)


二、衔环报恩的故事典故


“衔环”是活着的时候报恩的故事,和“结草”结合成“结草衔环”的成语,都是讲感恩图报的故事。

“衔环”的故事发生在东汉太尉杨震的父亲杨宝身上。南朝梁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记载,杨宝是弘农人,很有爱心,对动物也很爱护。他九岁的时候在华阴山北面,看到鸱枭攻击一只黄雀,黄雀被啄伤坠落在树下飞不动,转而又受到蝼蚁侵袭,爬满它全身。

杨宝将黄雀置怀中带回家,放在屋梁上养护。夜里听到黄雀啼声凄切,一看原来是被蚊子咬得很惨。于是他把黄雀移置巾箱中,日日用黄花喂它吃。过了十几天,黄雀毛羽长成了,能飞翔了。它朝去暮来,夜里就宿在巾箱中,就这样过了一年时光。

忽然有一天,黄雀和群鸟一起飞回来。黄雀遶著杨宝家飞翔,边飞边哀鸣,数日才离去。那晚,杨宝读书到三更,忽然来了一黄衣童子,对他说:“我是王母的使者。昔日出使蓬莱,遭到鸱枭攻击,蒙君仁爱救了命,现在受命往南海。”黄衣童子与杨宝告别,拿出四个白玉环送给他,说:“令君的子孙为人高尚洁白,将会登三公,往后的事将如这四个环。”东汉经史大家蔡邕论云“昔日黄雀报恩而至”,意指杨宝的这一故事。


版权免责声明: 1、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,请自行鉴定真假 2、如有侵权,违法,恶意广告,虚假欺骗行为等 以上问题联系站长删除

此文由 at-lib网站目录 编辑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: